真正改变命运的人,都长什么样?
「正确的理财不是将你花费之后所剩余的资金存起来,而是先存一笔固定的金额,然后才将剩余的钱拿去花费。」
作者:多公子 升值君
最近,有一些朋友在升值计后台留言,说觉得升值计的课太贵了,问能不能便宜一点,人家谁谁谁的课,便宜多了。
听完以后我觉得十分愕然,毕竟这个年头,一个人如果连千百块的财富自由也没有,那么恕我直言,他目前首要该做的事,不是去提升自己,而是去存钱。
真正的浪费,并不是你花了时间和钱,学到了有价值的东西,而是你花了时间和钱,发现什么都没学到,与昂贵和便宜无关。
钻空
路径依赖
昨天微博上看见一个案例,是讲一个女性利用所谓的一夫一妻制的bug,嫁给了中产,改变了命运。
这个利用「现代一夫一妻制」的漏洞的案例,可能是真的,也可能是假的,但是请记住一点,无论真假,都不可能是她描述的那样。
因为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,叫「路径依赖」,一旦你习惯了一种模式,那么你就会习惯这种路径,卖身做外围,是一种路径,做富人小妾,是一种路径,自食其力,是一种路径,不同的路径之间切换,可以不可以?可以。
但所有的路径切换,不可能不付出代价。不可能平滑自如,无缝切换。
因为不同的路径,对应的就是不同的能力,你要付出不同的代价,路径也在改变你的思维方式。
「我赚一笔快钱,以后就金盆洗手走正道」,这样的想法不止一个人想过,但是能做到的几乎没有,做几年外围,有了原始积累就创业投资,这么聪明的人,你不是第一个,也不是最后一个,但是,我没见过有人走通过。
因为创业和投资,和小意侍奉人,这是截然不同的能力,当你在十字路口选择路径的时候,你已经选择了未来。所有的脚印都不是白走的,这不是你幡然醒悟,忽然读两本书,见两个人,就能够改变的,这需要你重新打碎自己,重新去一个个坑趟过,这样牛逼的人,恕我直言,可能有,但我没有遇到过。
《天龙八部》里,扫地僧讲少林武功,为什么没有一个武术宗师,能精通72绝技,因为一个绝技,需要一门佛法化解,不同的武功就是需要不同的佛法化解,如果把佛法换成思维就可以理解,任何一门技能,都需要对应的思维,思维不同,手艺不同。
大多数人都是慢慢回到老路了,正如下图中说的,就这么简单的道理。
真正改变命运的人,应该是什么样子?
TED 曾邀请一位叫孙玲的女孩上台演讲,演讲的标题为「How I got to google from being a factory worker(我如果从一名工厂女工,变身成一位Google程序员)」
孙玲出生于湖南一个农村家庭,家境贫寒,没有念过大学,早早就离开家乡到工厂自力更生去了,然而这个年纪轻轻,09年在深圳讨生活,起早贪黑一个月才赚两三千块钱的女孩,却有一颗不屈的雄心。
她把自己微薄的薪水攒起来,先是花了三万给自己报了一期的编程课,接着在街上派传单,在餐厅洗盘子,一边疯狂地打工,一边严格限制自己的花费,每天吃饭从不超过五块钱,磕磕碰碰地完了三期的编程课以后,她如愿离开了工厂,在深圳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。
然而孙玲并没有就此停歇下来。
或许说这个女孩,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她奔跑的脚步。在当上了程序员之后,孙玲有感自己英语能力的不足,她一边分期付款学习英语,一边主动地结识了许多外国的朋友。
而在自己有了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以及编程基础以后,她申请了美国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,接着又是一个疯狂存钱的过程,她用七个月的时间,给自己攒到了十万学费,2017年,孙玲顺利到了美国开始学习。
2018年,经过三轮严酷的面试,这个曾经的工厂女工,坐进了谷歌的纽约办公室里,成为了EPAM的一名程序员。
同样是在深圳,来时默默无闻,归时却带着众人的艳羡和敬仰,这个出生贫寒的女孩,花了10年光阴,把孙玲这个名字镌刻进了这座城市的传奇。
而她其实不过做了两件事情而已。攒钱,然后投资自己。
如果孙玲当年,和许许多多年轻的打工仔一样,把自己每个月赚下的钱,全用来买好看的衣裳,最新款的手机,去吃网红餐厅,看最新上映的电影,再时不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她手里没有那紧衣缩食攒下来的,允许她报编程课的三万元存款,这个女孩是不会有今天。
一开始只是少买一条裙子,少吃一顿饭而已,只不过是十几二十块的钱,你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如此苛待自己,不过是繁重的工作以外,生而为人一点点该有的享受而已。但日积月累下,变化却悄悄产生了。
「所谓的投资,就是延迟当下的消费行为。」
所有寒门贵子的故事,无一例外,都是从这里开始。
巴菲特曾说:「正确的理财不是将你花费之后所剩余的资金存起来,而是先存一笔固定的金额,然后才将剩余的钱拿去花费。」
许多人认为理财,是一个关乎钱生钱,投资的概念,但按巴菲特的说法,理财它首先是一个储蓄的概念,「大部分人理财最大的错误,就是没有学习到良好的储蓄习惯」,可见没有一定的财富积累,所谓的投资统统都是空谈。
而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,只有多打几份工,克制住自己不消费,不就能存下钱了吗?
我请大家仔细研究一下,那个可能是虚构的富人妾的故事,还有孙玲的传奇经历,如果排除真假,把这两个故事放一起比较,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,存钱。
这说明什么呢?即使是一个疑似编造的故事,即使一个所谓走捷径的人,他的所谓的成功路径中也不能绕开一件事——存钱。
而之所以大多数这样的故事都是假的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,存不下钱。如果那些所谓的外围,真的能像孙玲那样有毅力,那么她们不会选择那样的人生。
世界最大管理谘询公司埃森哲,前顾问滨口和也,在他的书《麦肯锡金钱管理法》就曾提到过一个残忍的现实,即九成人无法按照计划储蓄,就连在商场上,许许多多的企业制定了各种计划,可是在这些短则几个月,长则数年才能完成的计划里,能够按照预期推进并取得成功的不足百分之十。
而归根结底的原因有三点:
一.没有确定的目的,无法制定具体的目标值。
二.没有现实可行的计划,单凭意志力奋斗。
三.不去回顾计划实行后出现的结果,拿不出改善的方案。
可见存钱也不是瞎存的,你得像孙玲一样,起码有个基本的愿望,比如说要在三个月或者半年后,给自己报一个编程班。所有人都知道有存款总比没有好,但这个「有比没有好」的目的太空洞了,并不足以引导一个人存下真正所需的金额。
所以计划存钱的第一步,首先你得有一个具体的目标。而如果你最近实在没什么想做的,那么不妨以储蓄一笔用来应急的资金为目标,尝试存下至少能让自己待业在家也能生活三至六个月生活费,以应未来的不时之需。
其次,你要确保自己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,你得先分析自己目前的财富状况以及消费习惯,从学会记账开始,使用手账或者一些记帐app,而记帐表应包含总收入、总支出、储蓄、消费及结余。
每天列出当天所有的支出项目及金额,再看看是否能做到收支平衡。如发现支出大于收入,找出收支不平衡的原因,再看看有哪些开支是属于「需要」,哪些是属于「想要」,想想有什么不必要的开支可以节省,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,设定适宜的储蓄目标。
如果你现在习惯每天消费一杯奶茶,那么一下子制定一个每天吃饭只花5块的储蓄计划,显然并不适合。从小的改变做起,从每天一杯奶茶,改为两天一杯奶茶,一年也能省下上千块钱,为未来自己能够有资本追逐更好的生活,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最后,许多人倾向于「一时破戒」,就对自己失望备至,从而推翻自己最初制定的整个储蓄计划,但其实存钱,以求为实现更好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,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所以在开始储蓄计划之前,就应该先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,准备好因应现实情况,在不改变目标的前提下,随时调整自己的储蓄计划。
而如果你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,其实不妨在日常理财户口之外,另立一个储蓄户口,或者考虑参加银行的储蓄计划,让银行每月自动从理财户口中扣取供款,总之务求找一个地方,让钱只进不出。
许多年轻人,也会在后台问老升一些关于基金与股票的知识,问我懂不懂,说想要学习一下,每当这时候,我就都会直接问他们账户有没有十万,没有十万,那么五万有没有。而他们一部分就会支支吾吾地告诉我,差远了,也就…存了三四万吧。
三四万,就想不出卖劳力,让钱生钱啊,老实讲,年轻人你想太多了。投资也是分不同的入场门槛的,如果你户口里连十万都没有,恕我直言,投入金融市场,绝不是目前最适合你的投资方式。
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,你最佳的投资方式,是扣,其次就是像孙玲一样,把钱花在提升自己的技能身上。
在这个消费主义至上的社会,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抠抠搜搜地过日子,在同龄人眼里很丢脸。而这个时候,我一般都会建议他们读一读《雪球》,开开眼,了解一下一代股神有多么地抠门,他们就会知道自己比之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。
根据书本里巴菲特的自述,他是很晚才买车了,他热衷于向邻居借车,并且还车时从不加满油,买车以后也从不洗车,只在雨天用雨水洗。
而哪怕年纪轻轻已身价不菲,他仍不许家里的衣服送洗。还曾因为妻子订了17美元的杂志,觉得不划算,要求退费不成,联合附近订户一起控告杂志社。如果他身在中国,那绝对能成为豆瓣抠门男性联合会的荣誉会长。
「人生就像雪球。重要的是要找到湿的雪,和一道长长的山坡。我很早就开始捏自己的小雪球,如果晚个十年,它在山坡上的位置会和现在很不一样。所以我建议学生,起步应该比别人早,不必早太多,但比晚起步要好很多。而信用卡会害你落后许多。」
「投资,就是放弃当下的花费,而未来能够获得并享受更好生活的一种活动」,可惜大多数人总是想得很美,他们既不愿意放弃当下的花费,又无时无刻不畅想着在未来能享受更好的生活,而那又怎么可能呢?
放心吧,最后没有编程课广告。
说得对就点个在看呗